刀具行业:从“钓鱼执法”说开去-龙八国际官方网站入口 |
发布日期:2010-10-09 21:34:14 来源:中国机床网 浏览: |
|
在2009年10月14日,上海浦东发生的一位名叫孙中界的司机因涉嫌非法营运断指以证清白的事件,使上海及乃至全国交管部门打击“非法运营”的执法行为受到公众广泛的质疑。到10月2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孙中界事件”的调查报告和区政府关于此事件的处理意见,认为有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使用了不正当取证手段,要求终结对该案的执法程序。同时为10月20日公布的与事实不符的结论,向社会公众作出公开道歉。 这一事件暴露出某些部门在一些看上去、听上去正当的理由下,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以至事态走向了某个不正确的极端。有关部门认为,乘坐黑车使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使依法营运的出租车市场被扰乱,使政府的税收流失等等。这些理由都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为什么会长期存在这样的黑车市场呢?别的不说,难道有如此之多的老百姓愿意置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不顾去选择黑车作为交通工具吗? “根据警方近期调查来看,从事非法营运的车辆大部分在人流密集、需求量大或乘客不方便,交通不发达不配套等重点区域。此外,在口岸、汽车站等重点部位还较突出。”可见,所谓“非法营运”打而不绝,那是因为有强劲的市场需求,就像改革开放前“割资本主义尾巴”打击贩卖小商品和粮食的“黑市”一样,群众的基本需求决定了供给的顽强。 对于黑车存在的原因而言,也许就是所谓公共交通体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海的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的布点与居民的居住分布之间还不是那么的协调,一些居民区与这些公共交通站点之间就是相差那么最后的一、二公里。用上海市政协委员屠海鸣的话来说,据调查目前上海有出租车48000辆,但黑车却达到了10万辆,这10万“黑车”司机中,有20%是上海本地人,70%是外地人,10%是在上海有工作但收入不高的人群。“黑车数量如此庞大,一方面也是因为‘最后两公里’、‘最后一公里’的公共交通供应不足。” 最后一公里(last kilometer),在英美也常被称为last mile(最后一英里/最后一公里),原意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后的而且是关键性的步骤(通常还说明此步骤充满困难)。 我就忽然想到了我们的刀具制造行业。 我们的刀具制造行业也有不少研究成果,如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等,都经常有关于刀具材料、刀具设计、刀具制造和刀具应用的成果,而我们的许多刀具制造企业也引进了不少刀具制造设备,但我们国内的刀具设计制造水平为什么还是不那么高呢? 我个人认为,我们高校的研究成果与企业应用之间也许也有这么一个“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就拿制造来说,我们高校的研究成果,大多数是离不开实验室的。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毕竟与实验室有很多不同。比如实验室研究刀具的一些结构性能的时候,为了达到研究目的可以不那么考虑成本的因素,但企业是需要盈利的,成本因素就成为一个及其重要的因素。过去我在肯纳金属服务期间,有一次有媒体问到肯纳金属能不能供应纳米级的硬质合金材料时,记得肯纳金属刀具部门负责研发的一位副总裁的回答大意是,制造纳米级硬质合金现在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也就是说,肯纳金属可以在实验室做出纳米级的硬质合金,但要把它作为产品,其成本几乎是市场上无法普遍接受的。 实验室和生产经营环境的另一个巨大的差别是产品的稳定性。作为实验室成果,我们只需要这个产品可以制造出来,哪怕是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但生产经营则完全不一样。它必须考虑能够持续稳定地生产出质量波动非常小的产品。这就有可能使实验室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经营环境的生产工艺有着巨大的差别。而我们高校的研究人员则有相当一部分对此研究不足,难以对生产企业这方面的需求提供有效的帮助。 同样,我们的制造企业对高校成果的吸收消化也有很多不良之处。他们有些不知道高校能够为他们提供点什么,有时甚至是用一些有些片面的观点去对待高校的成果、对待高校的毕业生。我曾经接触过某国内制造企业的成员,他们在有了他们的第一位博士之后,片面的认为博士应该是什么都懂的人,遇到博士有不了解的专业知识就认为这些博士也不过如此,是浪得虚名之辈,从而在与高校的合作中有的只是装装门面,难以从双赢的角度去展开合作。 当然,就刀具制造领域的这最后一公里而言,可能是难度颇大的一公里。 首先是我们研究、从事工艺人员的人数严重不足,原来研究工艺的人员流失也非常厉害。前些天在上海大学参加一个关于现代工艺与刀具的研讨会,上海大学的学术委员会主席、原该校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方明伦教授就对此颇有看法。 方教授坦言,现在的年轻同志,扎扎实实搞工艺搞刀具的很少。有些可能搞些理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更少。他认为,现在的好多博士理论上有基础,但是工程能力不够。并且他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观点,全国高校的领导们、教授们都有这个看法,他也相信行业里的许多老同志也会对此有同感。 方教授援引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复旦大学校长、原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杨福家教授在中科院上海分院成立60周年报告会上的一个观点。在那个报告会上,杨院士中科院应该带头取消发多少篇sci论文才能拿学位的规定。方教授显然是赞同这个观点的,他认为,工艺和刀具问题最要花力气,最要花时间,往往成效来得比较慢。而搞工艺的人往往文章写不太好,因为那个花时间很多。方教授说,他认为工艺这个事非常重要,希望高校和企业的大家都来共同重视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笔者认为,实际上,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下,在企业里许多工艺成果是商业机密,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力所在,是不能拿出来发表的。我们现在的管理体系,特别是职称评定,是非常不利于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去潜心研究工艺,去努力改进制造工艺的。为了评定职称,外语考试和论文要求消耗了工艺人员大量的时间,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新的工艺知识,研究工艺问题,从而解决工艺问题。 笔者本人曾经从事刀具制造工艺多年,对此深有体会。许多工艺成果,是许多年、许多人长期努力的结果,它的诞生常常也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而且这些试验又大部分是在不能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下见缝插针式的进行,最后积累出一些工艺上的诀窍,也就是所谓的“know how”。当时企业的产品结构几乎无秘密可言,主要的数据都在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上,其它参数也大多一测便知。其产品的竞争力就在于工艺流程、工艺装备、工艺参数等等。由于工艺相对比较先进,企业就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制造产品,或制造出更稳定、质量更高的产品,从而更符合客户的需要,更有市场竞争能力。我们现在许多企业,在仿制国外一些比较先进的刀具产品时,由于缺乏对这些制造工艺细节的研究,缺乏理解,只是依样画葫芦,生吞活剥,因此制造质量普遍存在不小的差距。 我们制造企业的工艺人员,对于制造技术的进步也往往缺乏了解。 我们许多人员的基础知识并不缺乏,但是缺乏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制造工艺的能力。在几年前,我开始试图用一些工程技术人员普遍了解的知识去讲解工艺(主要是刀具应用),还是收到了一些效果。比如,我用工程技术人员普遍学过的材料力学的悬臂梁变形公式讲解刀具选择的一些因素,让学员了解各个因素的具体措施、影响程度、以及交互作用,从而在选择刀具时有更全面的考虑。后来,就不止我用这个方法,其他的培训师如伊斯卡中国的技术总监吴江先生也用了这个方法。我们认为,这对刀具客户如何理解选择刀具是有效的,对刀具设计人员如何设计刀具也是有效的。 那为什么虽然这些基础知识每个学工程技术的、搞工艺的都学过,但长期以来却不能把它们应用到工艺中去呢?我认为就是缺乏这最后一公里。高校的教育在许多地方还是缺乏融会贯通的,尤其是一些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直在学校,并从来没有深入过生产现场;或即使到过生产现场也对生产缺乏兴趣缺乏了解的教师,他们本身对生产、对工艺缺乏必要的了解,期望他们能够融会贯通地讲解基础知识与现场工艺的结合,恐怕要强人所难了,学员也就只能一知半解了。而现在有许多高校在招教师的时候又非名牌大学博士、博士后不可,这种做法对提高科研水平也许的确有利,但如果没有有效的补救措施,会使这最后一公里被拉得更长,变为最后二公里、三公里,与生产实践的脱节越来越严重。 我想我们必须重视这制造技术的“最后一公里”,因为我认为只有解决了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才能由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实现我们许多制造业者的梦想。 |
|
上一篇:
世界上最大规格数控车床 多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
下一篇:
国内机床工业正进入关键发展时期 |
|
|
|
|